..

王阳明与知行合一

王阳明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“圣人”,是很多人研究和追随的对象。明清以后,很多人试图从心学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。近年他的传记和著作也被热捧,不过我好像错过了前几年的热度,正好也是避开纷扰,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理解。

以下是读《知行合一王阳明(1472—1529)》这本书后的一些想法。之所以想写下来,是觉得应该记录一下,即使以后回看觉得粗陋可笑。

圣人

王阳明年幼就树立一个理想:成为圣人。儒家往往尊夏商周三代的圣人,而一个明朝的年轻人要当圣人,远比现今一个孩子说要做国家主席或诺贝尔奖得主,志向宏大的多。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,就是对王阳明的记载可能被他的后人夸大,但成圣这件事,是有结果证明的,而且后世反对阳明思想的也很多,却不能动摇对他的评价。

成为圣人并非王阳明的功利想法,就像他对做官这件事的态度,他清楚做高管的难处,也一直要求自己的门生不要举荐自己。王阳明更看重的是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,把学说流传下去,惠及更多的后人。

作为一介书生,能科举高中,高官厚禄就是人生成就了,文武双全的少。我认为强调王阳明在平叛剿匪方面的功绩,并不是说文官不能有武功,而是有思想体系的文官、又有军事方面的才能和功绩,确实难得。王阳明的心学通过文治和武功两方面,普及到了老百姓这个层面,即使老百姓不能领悟心学,也不难把阳明当成救世主。当一种思想改变了你的生活状态,尤其拯救民众于水火,对这种思想的评价必定高的惊人。

心与物

王阳明不但自己成了圣人,还认为人人都能成为圣人,这给了后世无数人以心理强大的武器。心学可以看成唯心的思想,是它以内心为中心,外物是什么样的需要自己的内心来认识。人往往被客观环境影响,如何抗拒诱惑、压力、困难,如何探求内心的安定,阳明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:致良知。要知道,只有自己才能控制自己,自己的内心要主动控制自己的行动。

心即是理,心外无物,这看上去与唯物主义矛盾,但王阳明讲的物因为心而被人思考,没有我心万物存在也没有意义。花开时因为我看到,花香是因为我闻到,我的感受并不决定花,但决定了花对我的影响,以及我如何对待花。

良知

良知是何物,良知既是道,是人对善恶的批判,是恒定的世界观。

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生的,人人有良知,恶人也能唤醒良知。后一点我保留,我觉得有追寻良知的意识,说明已经远离恶,但是,很多恶人是不容易扭转态度的。一旦一个人想要追寻良知,那么他就走上了一个正向的道路。

追寻良知的过程,就是日常的修为的过程,一念一行都需要用良知来考量自己。人做选择,都应该听从内心的良知召唤,这无关信仰,因为没有信仰也有善恶。一切选择都是影响自己的因素,错误的选择源自私欲,限制自己的私欲,与良知为伴。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内心强大,源自对内心的批判。

致良知的方法是内省和实践,通过冥想静坐可以安定心性,思考和总结;做任何事都从良知考虑,协调自己的认识和现实直接的关系,行动本身就是致良知。

知行合一

知行合一很早就听过,但似乎以前的认识不正确。知行合一,并不是先求知再行动,知与行应该是一体的。

学习书本是知行,做题考试也是知行,并不是先学了课本再做习题。同样,经常把目光放在形式、方法上,而缺乏在实践中应用,是年轻人常犯的错。知一寸行一寸,没有行动支撑的知识,是别人的,不是自己的。

20170914 建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