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战拖七种武器——读《1分钟能做什么》

《1分钟能做什么》

记得听过一个podcast,内容是抑郁症,里面讲到对抑郁症的研究越深入,患者的数量越多。拖延症虽然不是医学上的病症,但也有类似的现象,好像轻轻松松就把自己划入患者的行列并且无力的抗争着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成为“战拖”一族。《1分钟能做什么》这本书是美国的效率专家写的,内容很轻松,给出了60个点子,每个花一分钟学习一下,也许就能治病康复。以我对拖延症的理解和自治经验,归纳下面七个方法:

方法一:马上开始

不要考虑整个目标有多难、工作量有多大,先开始一下,作者的一个建议是“4分钟法则”(注意,不要轻信法则),意思是如果开始做了4分钟,一般人就会有惯性继续下去了。

方法二:休息休息

没错,作者给出的很多方法是矛盾的。这也是应对拖延,或者生活的常态。不是吗?解决方案并非唯一,也许后退或者绕路是好办法。作者用很一些篇幅来指导读者寻找自己的高效时间,并且要注意饮食和睡眠,这些身体状态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行动。如果完全懒得做,不如恢复一下精力再说。

方法三:创造环境

整洁的办公环境有利于全身心的投入工作,整理的习惯一旦养成,会避免干扰提高效率。有时,你甚至要找一个封闭的角落,既舒适又能能避免打扰。很多时候我们拖延的理由就是环境糟糕、别人影响,先把这些理由解决掉。

方法四:从简单开始(或者从困难开始)

这两种选择都很有道理,比如简单的内容可以轻松完成,让自己有满足感,又启动了自己工作的模式。而从困难的一部分开始,虽然开始痛苦些,可只要完工就大事已成,剩下一些零散的工作很容易搞定。只需要选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好。

方法五:借力他人

把自己想做的事告诉他人,或者干脆找人和你一起做,用他人的督促和鼓励迫使自己前进。有些工作与其拖着不做,不如干脆委托出去,或者求助别人来完成。

方法六:改变态度

不要对自己说“我真的做不到。”,而是说“我愿意选择掌握这件事”。看似简单的方法,其实是加强了自我暗示,用正面的话语代替对自己的负面评价。同样,我们也可以用想象疗法,想象成功的时刻,回想过去做过的有成就感的事情,或者用某个偶像来鼓舞自己。有时候,我们需要自己骗自己。

方法七:倾听自己

我认为这个方法很值得一试,每当发生拖延时,把自己的理由和原因录下来,过后放给自己听。我想再次听的时候,是自己反思自己的最好时机,而之前发生拖延时,内心的两个小人打的再激烈,也很难唤起自己思考。听自己的录音,就像旁人在评判,那些拖延的借口一定会很可笑,下一次怎么好意思再用同样的理由拖延呢?这个过程就是改变心态的过程,反思拖延的后果、损失,找到自己拖延的真正原因。


201412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