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早起日常

去年开始,也许和年龄有关,睡眠时间开始变短,早晨醒了就不容易再睡着。于是前些年想实现的早起,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日常。

这些年对 lifehack 或者 self-improvement 的了解和追寻,很了解早起的好处,但也知道生物钟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,早起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。同样,对健康的关注让我明白,睡眠是比锻炼、饮食更重要的健康因素,前些天阅读看到恢复疲劳的唯一有效方式,只有睡眠。因此,早起也必须建立在足够睡眠的基础上。

影响我睡眠的几个因素包括:

  1. 晚睡。通常会看书、玩游戏、上网,屏幕时间会让大脑更活跃,很不好
  2. 午睡。只要午睡过多,晚上必定入睡困难
  3. 喝茶。喝茶对睡眠的影响越来越小,但只要隔三四天没喝生普,再喝就会入睡困难,但其实睡眠质量也没那么差
  4. 运动。运动带来的疲劳感提升睡眠质量,同时会促进早起运动
  5. 年龄。四十岁以后,基础睡眠时长明显变短了
  6. 心态。放空一些杂念,少想

针对这几个因素调整,我已经很少遇到严重失眠,这样就给早起创造了可能。

早起的时间安排还受到家人时间安排的影响。孩子初中后,六点半要吃饭,七点前要出门,虽然不用送,但早饭还是要尽量做好,在家吃也放心。于是基本上六点十分要开始做饭。倒推一下,如果要跑步十公里,需要五点左右开始跑步,再加上准备时间,需要四点四十左右起床。所以典型的安排是五点前起来,排空、喝水、换衣服,戴上手表、耳机,听节奏音乐跑到六点回来,做饭收拾。

这个时间点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,但今年,我只要十点过后就上床,十一点前就睡着,那么睡眠时间能保证六小时,加上适当午休,一天的睡眠足够。晨跑的好处是人少,街上安静,能看到天光变化,夏天晨跑也凉快。跑完上午会保持兴奋度,到午饭后正好休息一下,白天整体精神状态更好。晚饭不能太晚,饭后两三个小时困意来了就准备去睡,否则会进入下一个周期(一个半小时一个周期)。孩子一般十点就准备睡了,正好和孩子在一个节奏上。

另外,现在也不纠结一定能起来,弹性安排,没早起也安心。这也对应上面的因素六。

形成一个日常 routine ,时间长了就成了无压行动,和刷牙洗脸差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