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对抗无聊的时间碎屑

对抗无聊的时间碎屑

扇贝打卡100天,写点想法

知识的连结

我是在很早以前就注册了扇贝账户,然后,和很多时候一样,就没有然后了。今年又一次把它用起来,是想把词汇量扩充一下。我发现扇贝里面有一些用户自制的词库,比如一开始我就用了一个动物的词库,全都是各类动物的名称。当然,就像我们通常英语教育的结果,里面很多常用的词都完全陌生,而它们确实确实是我们熟悉的动物,比如:龙虾、大虾、小虾、螃蟹、扇贝……吃海鲜的时候,能倒背如流啊。这类日常用词,确实值得看一看,我的感受是,一旦经过一轮扇贝单词的刺激,虽然未必能背过某个词,然而……在不久之后看美剧时,就突然发现蹦出来一个动物,正是前不久背过的。

这就是知识的联系,你接触的越多、产生的关联越多,越可能吸收和记住。

虽然我觉得扇贝单词这样单纯背单词比较机械,但对于应考学生,或类似想要掌握某一类词语的情况下,还是有效的。

从简单开始

开始一个月我经常背单词,后来觉得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我。我曾经对“恶魔的奶爸”的英语学习方法感兴趣,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《把你英语用起来》这本书,他的一种方法就是读适合自己的英语原著。扇贝还有一个应用是扇贝阅读,里面的书籍适合用来阅读,生词可以直接推送到扇贝单词进一步记忆。所以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来阅读。最后,事实是每天坚持阅读坚持的不好,最后只剩下每天听听力。

扇贝听力的好处是:每天可以选适合自己难度的五句话,反复听,然后填空,填对就通过。我选择的是专业四级听力,句子有长有短,难度上选择60%的填空比例,也就是句子大部分骨干词汇都是空格。每天基本上花费5分钟,就可以搞定听力,听不懂就点帮助看看答案。遇到不懂的词,可以点击看翻译,也顺手保存到生词库里。

能连续一个月坚持打卡,是因为这件事比较容易:时间短、难度适中、错了也不怕。往往学英语的时候,看到别人的榜样就满心壮志,结果制订的计划不适合自己,坚持不了几天自己就没有信心了。另外,我自己练听力的目的,只是有一点听力的环境,结合偶尔听英文的podcast,慢慢提高。

定位

扇贝的一个机制,是打卡后分享到社交媒体,可以赚取一定的内部金币,用来购买阅读材料、听力填空的提示等等。所以在朋友圈,会有人看到我经常分享扇贝的打卡,遇到身边的人偶尔会说:你还在学英语啊?这样的问话挺难回答,因为我每天这几分钟,根本算不上学习英语,如何和坚持学习的人相比差太多。这个现象,和我跑步的现状类似,与大部分人(我估计有80%)相比我跑的很多,但与很多常年跑马拉松的人相比,我又跑的很少。

无论如何,在媒体发达、信息流通飞快的今天,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自己,看到自己是在一个群体的中间状态。互联网的一个功能,就是把原本和自己不相识的人,推送到每个人面前,而之前我们接触到的牛人,只可能是同学校、同村、同县的人。我想说的是,在互联网媒体愈加泛滥的时候,我们的参照系变化很大,这是双刃剑:一方面有更多优秀的榜样和经验,一方面我们衡量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会更大——以至于难以走出第一步。

时间碎屑

关闭朋友圈有没有意义?至少有助于对抗时间碎片化。没有朋友圈,就少了可能牵动自己的对象。而像扇贝打卡这种事,比起刷朋友圈难度大很多,不会像后者一样不经意的就打开看一会。稍有难度的任务,放到时间碎屑里面,正好占用。请尽量减少消耗时间碎片的轻松方法。 不给自己机会,慢慢也就习惯了。

另外,我有时候会用纸笔列个清单,随便写要做的事,如何在余下的时间里,只做清单里的事。先易后难也好,反之也可以,或者从最不费时的开始,总之既然知道要做什么,就开始做,这样至少可以避免想到清单以外的其他事,保持适度的专注。

201608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