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我是开始爱好者

过去的一周,是我第一次坚持每天写文章,也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,算是个好的开始。但是,我也是个开始爱好者。

在《简化生活系列003:用完一个本子》这篇文字里,我说过对旧笔记本的整理。这周再次清理抽屉,又发现了几个开了头的本子,内容包括:英语(万年学习目标)、公开课、金刚经笔记、2009年的日记,基本都没有用到五分之一。

我为什么是个“开始爱好者”?

开始能够满足我一时的冲动,但意志力薄弱让冲动灰飞烟灭。比如丢下英语学习很多年,突然看到疯狂英语的宣传,或者听说某某人坚持听VOA背单词打卡,就抑制不住了,就抄起一个破笔记本开始。但是,这样的开始没有任何计划性,也没有综合的思考。

开始前应该多想想,为什么开始,能不能坚持。开始有时很难,这种情况下一般我会选择放弃,比如学日语,我可能找到很多理由:没基础、没老师、没环境,好吧,没错。这时候要么放弃,并在狠狠的抽自己说,你tmd就不适合学这个,这辈子也别想了,然后把这个念头丢掉,好让她不要时常折磨自己。另一种选择就是,停下分析这个梦想的重要性,然后试着慢慢的开始。

慢慢开始并且慢慢坚持。可对于很多开始,很容易就上手了,比如重新学英语。今年6月,我再次读了奶爸的帖子,准备完成从年初放在手机里的Charllote’s web(半年没完成5%),我把这项目标列入月度计划,并占10分(满分30分)。如你所料,6、7两个月我基本没有动这本书,她像一个大青蛙让我不敢下嘴,我总觉得这个目标是一口吃不掉的。当然了,对于阅读基础很差的我,即使这样的一本儿童读物也是大目标,客观上不可能完成。但是,大目标可能需要分解一下,分成块切成丝,然后再想办法塞进嘴里。

有一个计划当然好,随性的保持也不错。《拖拉一点也无妨》这本书提到了拖延症患者应该改变思维模式,拖延也不一定是坏事,拖延了这件事可能完成另外的事。有些人天生是无计划的,也许可以训练但未必有效,所以不必要订严苛的计划,每天打卡不至于,但一周总要有点进展,而且要是某天风轻云淡很适合读书,那就俯下身子多读几页。

试着享受大块目标带来的快乐,而不单单是开始带来的暂时满足。说起来容易,可大块目标实现需要周期,而开始,基本上一个小时就满足了,就可以合上笔记本去happy了。是啊,人是多短视的动物,要是有人说完成大块目标有重奖,你会不会动心呢?那个“延迟满足的实验”告诉我们,人可能天生就是懒散的、没有目的性的、喜欢暂时的满足的,而偏偏又想要改掉坏毛病,这时可以更积极的看待问题:比如不要对自己说:你就是不能坚持,而是说:你只要每天做一点点就可以了,今天要是没空就先做点别的。

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,尤其是完成大块的目标。好了,要是能读完一章英文小说,我马上停手去看别的,最近在看《三体》,嘿嘿,这才是小说嘛,根本不停顿行云流水的几十页就读下来了。要是不懂中文的读中文小说,估计会更难,但想想自己通过多读英文原著慢慢的提高了阅读能力,兴许也能像读金庸读石康的小说一样舒坦,就看到了光芒的未来,积极心态嘛。

好了,《夏洛的网》这本书的中文版我是买来给女儿做睡前读物的,可她老人家目前很喜欢绘本,我就先读完英文版,回头直接讲故事。我已经读了80%,目标完成指日可待,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