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未来会有仿生人吗

假期通关了2018年的游戏 Detroit: Become Human ,中文名《底特律:成为人类》,下面简称《底特律》。虽然很早就能玩到,但直到前几天通关了制作公司 Quantic Dream 的早期作品《暴雨》,才决定玩一遍。下面是一些玩过的感受,有严重剧透,但因为我没有看过完美攻略,所以错过了一些结局。

这款游戏是互动电影类游戏,大部分操作是选择剧情走向,所以不玩游戏的也可以找视频云通关一下。

下文分为几个部分:世界观、人物线、亮点和槽点

世界观:未来不会有仿生人

有关仿生人(Android)这个词的来源,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,如果你手持一台安卓智能手机又不知道这个词的来历,那真是不应该。下面来自百度百科:

Android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(Auguste Villiers de l’Isle-Adam)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《未来夏娃》(L’ève future)中。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。

《底特律》讲述了2038年底特律这个城市里发生的故事,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,仿生机器人已经被商品化,人们像购买家电一样买机器人来做佣人。游戏的三个角色分别是:卡拉:家政女仆,康纳:侦查机器人,马库斯:助手。随着故事推进,你可以看到更多类型的仿生人,比如建筑工人、营业员,甚至是夜总会里的消费对象。如游戏名字所说,整个故事的主线是仿生人自我意识的觉醒,最终成为与人类共存的平等群体。

就像机器人这个名字诞生的时间一样,人类一直在寻求用技术替代重复繁重的劳动。现在工厂已经有机器人手臂,还有了波士顿动力公司那种能跑能跳的机器人,AI技术也是热门,看上去过不了多少年,游戏里的世界观真的就可能实现了?我不觉得。

首先创造一种仿生人,也就是兼具外形接近和自我意识,意味着复制出一种近似人类的物种,这种机器人有很多人类相比的优势,必然引发反对的声音。游戏里的街头就有反对仿生人的集会,因为机器人而失业已经是现实,而进一步下去,人有什么是仿生人不能学习的呢。你也许说艺术,而游戏里马库斯也试着用绘画表达情感,至少这样的作品可以蒙混大多数观众了。所以劳工群体自身会对抗仿生人替代自己的位置。

这件事商业价值巨大,但道德风险更大,想想去年爆出的基因修改事件。如果AI强大到一定阶段,必定引发巨大的抵制,有科学疯子是可能的,而这种疯狂行为覆灭是必然的。游戏里最后,制造仿生人的公司隐约透露出阴谋,也就是他们的产品最终如果能独立,这个公司就可能成为这些机器人的控制者,老板分分钟成为大政客。这种可能性显然是现存体制不能允许的。

在游戏里,几个NPC会同情和帮助仿生人,这些人类的善意也确实是闪光点,尤其是对外形和人类没有差别的仿生人。不过,这些善意是无法打败可能的恶意,尤其是仿生人可能产生的恶意和无法控制。毕竟,如果仿生人全面模仿人类,那么人类的恶也自然根深蒂固的延续到新的物种里了。

所以我觉得,这种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是不会出现的。

不过在游戏过程中,玩家会强烈认同想要拥有这样的仿生人,游戏中所有的分支选择都有数据统计,我记得大部分玩家对仿生人的存在是友善的,当然这也和玩家群体有关。

人物线:病毒还是觉醒

三个角色,分别说一下:

卡拉

卡拉这条线应该是最吸引玩家情感的,尤其是她带着小女孩逃跑的过程,有大量选择会决定她们俩的命运。卡拉在家里被男主人暴力殴打,男主人还打骂女儿爱丽丝,无法忍受的卡拉反抗暴力,带着女孩出走。她们去寻找仿生人中流传的反抗组织,试图寻求帮助逃离美国到加拿大。在我选择的故事线里,没能成功。

男主人因为仿生人而失业,就酗酒打骂家人,怨恨其他一切。这正是人的常态,而玩家也自然而然的同情卡拉,更同情孩子。这种认同感让我觉得卡拉这条故事线,是我最喜欢的。

在逃离到废弃游乐园时,一大批一模一样的服务员仿生人苏醒,带领爱丽丝和卡拉去坐旋转木马,那个时刻,服务员脸上是真心的笑容,这是他们程序设定的,更是觉醒之后的情感。

在进入边境前的巴士站,卡拉和爱丽丝好不容易到了车前面,却没有车票,这时旁边一家三口恰好掉落了一张票,我的选择是捡了票不还,因为还了,卡拉和爱丽丝就不能坐车离开。这个时候,人类可能有其他机会,而边境已经戒严控制仿生人,一张车票对卡拉太宝贵了。

在边境排队检查证件时,因为另外的故事线仿生人开始暴力对抗人类,边检的工作人员(人类)看到新闻屏幕,就没有怜悯带着女孩的卡拉,进而报警。我的选择是不放弃卡拉也不放弃爱丽丝,因为我觉得当时卡拉死了,留下爱丽丝这么能活下去?在那个时刻,人类的善意消失了。

卡拉和爱丽丝的故事线,结局是悲惨的,但对我来说最难的一刻,是发现爱丽丝其实也是仿生人。我一直以卡拉的母性光辉引导这个故事,也没有注意可能的暗示。如果一直保持爱丽丝是人类,我想这条故事线也足够丰满吧,卡拉牺牲自己也算更善良的结局。

卡拉是量产型号的仿生人,也代表了平民,没有大理想,只想保护爱丽丝活下去。

康纳

玩游戏之前看过宣传片,就是康纳的部分。康纳的定位是仿生人公司研发出来,用于调查仿生人异常案件的机器人,他全程都在配合警察汉克探案。在第一个场景,我选择了牺牲自己,抢救被劫持的小女孩。

康纳在探案过程中,是针对同样的仿生人群体,那些异常的仿生人,恰恰促使他变得不正常,就像一种病毒在传染。

事实上,PS4版本的游戏有一个奖杯,就是在所有可能中选择牺牲康纳,反正他可以回炉重来。这也是一个悖论,如果康纳换了一套躯体,虽然意识同步了,从汉克的表现就可以看出,人类是很难接受这种死亡的。在另一个场景,康纳需要选择是搭救汉克,还是继续追捕犯人。我选择了救人,于是赢得了汉克的好感,这才是正常举动,而一旦你选择了违背机器人的设定,康纳的软件就会更加不稳定。

不稳定达到一定程度,康纳的自我意识就觉醒了,于是他也成了异常仿生人。我玩的流程里,康纳成了仿生人的领袖,而最后一刻,我选择了让康纳自杀。以我理解,在最终时刻康纳发现了他存在的意义,他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最终能站在领袖的位置,而他背后是仿生人公司的布局。还好,康纳找到了系统的bug,这个bug是仿生人的创造者卡姆斯基留下的,这么看,离开公司的卡姆斯基应该是和公司现任的boss阿曼达不和,他是仿生人的神,他认为仿生人要暴力夺权独立,不认可阿曼达的模式。

康纳是个卧底,结果可以是遵循公司的要求做个机器,或者认同仿生人的觉醒。康纳是引发整个故事的驱动力,代表着仿生人公司,也就是财富阶层

马库斯

马库斯的型号很特别,他是卡姆斯基制造出来送给艺术家卡尔的,马库斯可能早已根植了异常的病毒,等待一场刺激(卡尔的死亡)而引发变化。之后马库斯甚至可以靠接触来让其他仿生人觉醒,像极了病毒传播。

从马库斯寻找反抗组织的过程,我的体验是改变不够平滑,或者说我错了,我以为马库斯是走温和路线的。在广场游行的部分,我一直选择和平抗争,结果马库斯被打死了!回想一下,他应该是从卡尔死后被破坏,然后从回收厂重新活过来,转向暴力革命才对。仿生人讨好人类的设定,在马库斯身上是不对的,马库斯应该是引领仿生人的灯塔。

最终仿生人集结了足够多的个体,促使总统允许他们的独立存在。可惜我选的结局里,三个人物都死了,没能看到好日子到来。

马库斯是领袖人物,是卡姆斯基埋下的希望的种子。马库斯的结果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和平,但最终要改变仿生人的世界,他代表掌握先进思想的少数人

亮点和槽点

仿生人的反抗组织的存在,是个隐喻或者共同想象,这让我想到最近读的石黑一雄小说《莫失莫忘》,里面的主人公都坚信一个理想,理想慢慢蔓延,一直存在。这就像星星之火,一旦有觉醒的人,就找组织汇合。这个反抗组织对抗的,是认同仿生人公司的政府,虽然没有明示,但仿生人公司就像老牌军火商一样谋求自己的利益。从故事中,玩家可以感受到历史上很多类似故事,比如黑人运动、共产主义运动,以及仿生人内部的摩擦也完全是人类社会的翻版。

交叉叙事是让故事复杂,让三个人物交互的重要基础,这方面能看出制作者的用心,尤其是故事中期人物产生交集之后。但到了结尾,故事结束的太快,那个看不出有多强大的仿生人反抗迅速被人类接受了。也许这部分是制作者让玩家自己想象的,不好直接言表,又或者制作费花完了。

互动方式比起前面的《暴雨》好太多,玩暴雨的QTE互动经常操作失误,导致也没有拿到好结局。本作操作类型少很多,不容易失误,界面也精美很多。在游戏开始画面,还有一个仿生人角色克洛伊和你互动。到了一个阶段,她会问你,你和她是不是朋友?我的回答是否。然而,故事很快要你选择是否要一枪干掉她,而那个场景里有三个一样的克洛伊,我也下不了手,选择了不开枪

让玩家有选择,才让这个游戏更像是游戏。因为我选择了马库斯极端平和的路线,反倒觉得上面提到的暴力路线才是制作者想赋予马库斯的。同样,看到打骂家人、虐待仿生人的情况,玩家怎么看?

剧情的bug,肯定是有的。故事线交叉变化,让初次游玩的人会觉得有衔接问题。还有仿生人公司和产品之间的联系问题,好像应该是可以管控的,但故事中基本没有体现。

虚拟世界中的杂志,有多次提到中国,不知道中国会在未来扮演什么角色。如果说整个故事在讲美国,在讲国家内部的权利争斗,那会不会出个全球格局的续作呢?

小结

一周目玩过,写一点感想,下一次再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。

202002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