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成瘾和延迟满足

读一本书的乐趣之一,在于联想出其他东西来,偷着一乐或者若有所悟。当然,要是能把很多感悟写出来,稍加润色就可以出本书了,因为大部分人和你想的一样,就叫共鸣。

说回今天读《怪诞行为学》,这本书末尾增加了一些补充说明,其中一节谈到作者对“解决电子邮件或短信瘾”的问题。作者写书时,大概twitter和facebook还没有这么红火,但这种互联网带来的注意力缺失和分心已经引起了作者的注意。

作者认为电子邮件成瘾,与心理学家B.F.斯金纳的“强化理论”有某种关联。斯金纳的一个实验测试了固定比率强化程式和可变比率强化程式(都是书里的翻译):在固定比率一组,老鼠压杠杆达到一定次数就会得到奖励,而可变比率一组,什么时候得到奖励是无法预期的,也就是你会随机得到奖励。这两组实验比较,可变比率一组的激励作用更强,因为一旦停止奖励第一组老鼠会马上停止压杠杆,第二组则会继续压很长一段时间。

赌博、老虎机的乐趣都在于不确定的下一次奖励,作者觉得,邮件成瘾也是如此:我们希望随时获得新的信息,或者意外的信息,这会让我们兴奋。想想看,刷微博这种社交网站,或者很多手机应用的推送功能,都是这种心理机制的延续。

因为我们更倾向于获取短期的兴奋,而规避短期的负面结果,这种行为模式会重复,即使远期目标很重要、很清晰,但我们往往忽略掉远期目标而先满足眼下的需求,久而久之就成瘾了。

举个例子,比如我们知道不良饮食对健康不利,长期来看可能危及生命,但是,要是每天控制饮食会很难受,不如先满足一下胃口的需要,明天或者将来再注意也没关系。这样,慢慢的不良的饮食就成了习惯,也就是瘾,对远期的健康反而不重视了。

这么一琢磨,我就把作者的意思提炼出来,而且对拖延、短视的现象有了新的认识。忍不住想表扬自己了,哈哈哈。

说回来,作者对这种问题给出了一种诀窍:用即时、有力、正面的强化因素,来影响那些不太舒服的、能对远期目标有益的活动。

作者自身的例子是这样的,他因为肝病需要打针,打针会带来副作用:发烧、呕吐等等,于是作者打针后马上开始看电影,看电影是他的最爱,当一个小时后副作用来临时,电影带来的喜悦冲淡了副作用的痛苦。这样,作者坚持了自己给自己打针的治疗过程,成功痊愈。

这一点倒是和《习惯的力量》那本书里提到的原理一样,用积极的暗示和奖励来影响自己,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。推荐读一下这本书的前半部分,对于个人习惯养成的“科学”分析,而不是空谈这样好那样对的灵修派书籍或文章。

好了,我打算试试这种方法,能否延迟满足或者抑制痛苦。

201311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