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从训孩子说起

周末,扯一点闲话。

训孩子

孩子越来越大了,我开始管不住自己,有时候会管这管那。比如写完作业,书本没有收拾好,或者边刷牙边翻书看,还有经常拿着平板电脑听故事。

作为女儿的爹,我想尽可能的平等和她相处,但经常控制不住自己。想起小时候,我妈是老师,管的很严。而且我打小就老实,爬墙上树都不敢,逃课不写作业也绝不会发生。上初中时,我曾暗自下决心,要想不让大人管,就要考好,让他们没法挑毛病。可孩子总有或多或少的毛病,而家长也有自己暗自滋长的权威感。

女儿遇到我说她,往往是听了,偶尔会气呼呼的跑回自己屋里。这一点,也很像我,我就不会跟大人理论,大人也不会给我机会。往往是大人问我一件事,我憋着说不出话来,辩解的话在心里转了几个圈,说不出口,眼睛里含着泪,静静听大人训我。我想,以后我尽量给孩子讨论问题的机会,通过协商而不是训斥来解决问题。

小时候我还挨过几次打。有一次,可能是考的太糟,爸妈失望的很,我爸找了一根竹竿,冲我屁股抽,抽了几下竹竿断了才住手。我记得没有扒下裤子打,所以也没有伤着。后来我发现,那根竹竿是在院里风吹日晒很长时间了,已经不像新竹竿那样结实。我不知道是我爸为了让我少挨打,还是顺手拿了那根竹竿。虽然没有抽几下,也挺疼,却不是最难受的。最难受的,是看到父母伤心。

训孩子这件事,是个两败俱伤、不能共赢的事。作为新一代家长,要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,不能走上一辈的老路子。

当老师

上大学时,我当过几天老师。我在一个阶梯教室开课讲flash,后来有人管我叫金老师,因为我一直用metaldudu这个id。

我还记得,我一哥们把校园网的聊天室黑了,一时间名震全校,其实他利用了聊天室源代码的漏洞。现实就是如此,信息是不对等的,技术有门槛、认识有先后,况且校园网还是封闭的,想了解新知识非常难。不过,这哥们没有像我一样开个课,普及一下网络攻击的小技巧,可能是他对教授他人没兴趣。

离开校门那些年,我最多的时间都是泡在网上,回头想想唯一的收获是:学会寻找信息。这可能是互联网时代与以往最大的不同,用户有更大的主动性,可以去寻找喜欢的、想要的信息,学习、欣赏、享乐,只要你愿意。而且网络上很多人乐于分享,这让后来人少走了很多弯路,节约了试错的时间。

前几年,我写的东西很多是说教,好为人师,挺糟糕。我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文字,比如现在简书的首页推荐,告诉年轻人该怎么做、什么是好的、什么样才是美才是高效才能赚钱。我越来越觉得这些文字都是垃圾,我希望年轻人尽快的逃离这个区域,用经历来学习,不要被假惺惺的老师骗了。

而且,好多问题,往往可以简单的找到答案。比如用好搜索,比如自己多实践积累。所以慢慢的也不想在公众号里写,更怕写那种说教的话,不知道会不会害了哪个人。

写故事

去年我写了几个短篇小说,可能连故事也算不上。我上高中语文就不咋地,后来这些年书也没怎么读,最近火热的诗词大会,我依然没有太大兴趣。前几年开始把阅读当回事,也组织过读书会,还曾经有本地的晚报记者采访。对方打电话来,跟我聊了一会,过后只记得人家问过我: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是什么?我回答的是余华的小说《活着》。我大概是2005年第一次读,那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玩PS2游戏机,也忘了为什么读《活着》。这小说读的我内心特别沉重,我记得还掉了泪,觉得人活着真累,搞得我有段日子觉得生活很灰暗。后来我结识了女朋友,还送了她一本红色封面的《活着》,后来她成了我妻子,我家书架上就有了两本一样的《活着》。

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回答上面那个问题,答案可以迅速判断你的阅读经历。当然,阅读也只是消耗时间和体察世界的方式之一,并不能评价一个人的高下。

不过读的多了,就会越来越喜欢,就觉得有些书怎么能写的那么精彩?今天,我开始读豆瓣用户邓安庆的书《山中的糖果》,他写他的家人那部分,特别真挚,我很喜欢。所以这篇文字开头,就回忆了一点我小时候的事,也许写下来,我就不会忘掉了。

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,书架上堆了不少书,我妈就曾问过我,这些书你都读过吗?我说没有。去年年底,我统计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,大概有700本,都是读完也有点印象的。我还制订了一个[[十年阅读计划]],但我参考了太多书单,以至于估计余生都不能读完吧。

读了这些书,到底有什么提升和改变?我说不出来。也许我某一天看到一个故事,会想起,哦,原来是某作家写过的。或者,我知道东罗马帝国有如此长的历史,觉得世界上伟大的帝国并非原来知道的那些。读的越多,越觉得世界这么大,我在书的这一边,作者和他们的作品在那边,等着我去看。

我想那些好的作家,能写出吸引人的情节、塑造出伟大的人物,让读者为之动情,就是阅读的意义、作家的意义。能写出好故事,真是件诱人的事儿。如果有时间,我会继续写一点。

小结

拉拉杂杂的写了一点,其实就是想说,我不想写教育读者的东西,我也没有那个能力。所以,虚构的东西可能更有意思一点。

2017年2月18日